
這幾天新聞關鍵字又多了一項→「消費卷」。這項政策是馬政府為了要推動刺激消費而想出的辦法,初期有設立排富原則,不過最後也因為遊戲規則太難規劃,因此後來改成人人有獎 (例如之前發放津貼時,就也是有富人前往領取,所以怎麼樣的規劃,其實也都有漏洞可鑽。),而原本以每戶一萬元為基準領取,後來也改成以個人為單位領取。這樣人人都有得領,比起先前以戶為單位的話,對於一戶裡有不少人的家庭顯然就有賺到,因為是以人頭做計算,只要在今年11月底前出生的人都可以領取 (所以辦公室的月亮小姐很希望可以趕在月底前把小孩生下來 XD),所以如果是大家庭的話,一家加總就可以領不少。有人問,為什麼不乾脆發現金就好了?為什麼不乾脆退税?很簡單,這次的政策是為了促進消費,也就是要推動經濟流動。雖然這樣的政策被人形容是︰「把羊毛送給羊」,這些錢其實也是原本納稅人的錢換來的。之所以為什麼不直接發現金或者是退稅,簡單地來說,這並不能說是政府還錢給人民或者是發紅包 (不過對某些沒繳稅的人而言,確實是發紅包就是了),而是要人民起來消費,帶動整個消費產業運作起來。而消費卷會加註使用期限,其實也就是為了希望在這段期間可以促進消費流通。有金融上的流動之後,市場上的物品才會賣出去,東西有得賣,產線自然就會動,雖然小小的3600元兌一些人可能連塞牙縫都不夠,但是整體而言的潛在推動力應該是不小,最起碼,政府為了要印製這些消費卷,基本上就會造福印刷業者了。如果只發現金,可能一點用處也沒有,因為就目前大環境而言,可能選擇把錢省下來作儲蓄的人比較多,那能促進消費的機會就更少了...
繼續閱讀全文 「消費卷要怎麼花?」(標題與內容不符)

這幾天的事情有部分焦點在談論「集會遊行法」,因此也就有許多部落客、各討論區的網友們把之前的資料給挖掘出來,然後才發現:先前扁先生執政的時候,藍營就有提出要做廢止此法的意見,或許是政治惡鬥緣故,所以在綠營大多數反對之下未能通過,而當藍營再次取回執政權之後,也曾表示要將此法做修正,結果呢?(詳見:方與圓的結合:集會遊行法立院提案表決記錄)許多新聞討論回應區已經不少人將這些資料散佈出去,除非立法院的資料遭人竄改,否則接下來應該繼續可以觀察看看綠營人士將如何進一步擴大說明。而今天一早起來看的推文,果然這次學生走上街頭的事情,又再一次地被綠營人士消費,而扁先生當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個機會,於是也出來發言了。單純的訴求,於是又無可避免地又被綠營強拉在一起。也許,只能說:吃相太難...
繼續閱讀全文 「集會遊行法」-綠營口中的惡法?

請先參考:暴力,衝組,被放生的人民第一波挑釁、第二波圍聚、第三波衝突,第四波讓學生站上了街頭靜坐,下一個站出來的會是誰?曾經在街頭上一角看過,被取締的路邊臨時攤販,抱怨警察只管開單賺業績,絲毫不顧百姓做生意的辛苦,連網開一面的同情心也沒有。站在警方的立場,在禁止設攤的地方擺攤,本來就違法在先了,怎麼能夠怪警方罔顧人民權益呢?回到這次衝突事件上,不是相關單位執意要阻止人民發聲,而是很現實地,在面對臨時性的大規模聚會,本來就有其爭議性了,不能因為是人民為了自由訴求,而就地合法。警方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會有所驅離的動作,舉今天學生在行政院前靜坐抗議為例子,其實師生們本身也明白這樣的聚會已經違法在先了,相關單位其實也做了某些程度上的退讓,最後才會做出驅離的動作,在這樣的先後緣由之下,怎麼能怪警方「暴力驅離」、「執法不當」呢?至少螢幕前、認識的採訪朋友傳來的消息,都是警方緩和地宣導,平穩地請在場的師生離開,甚至強制驅離時,也盡量讓他們自行行走離開現場。誰會沒事走上街頭?但誰又沒事會希望流血事件發生呢?人民當然有權發表自己的心聲,但所謂的民主卻必須不可避免地站在法治規範上,否則就很容易變成亂象治國...
繼續閱讀全文 民主誠可貴,豈可目無法治?

請先參考考一下兩則內容:● 微風夕語 — 我所真正覺得難過的● yuping怎麼唸? » [社會] 自以為的民主我記得很清楚。當年紅杉軍領軍「圍城」的時候,也是有一票人撻伐他們為「暴民」,甚至見紅就殺,使得有陣子不僅穿紅衣有危險,就連開紅車也有被砸車的機會。但是,當時我們是怎麼看待?我知道每一次各黨表達自我主張的時候,總是會伴隨著流血事件,也總是會犧牲掉所謂我們的『民主』。每當看見鏡頭中民眾與無奈於執勤的群眾對槓、推擠,兩方陣營帶領者叫囂的陣仗,總是不禁地想:『別人會怎樣看待我們口中所謂的民主?』為了這兩個字,一切行為訴諸於暴力形式都無所謂嗎?為了表達自己的「聲音」,連前後是非邏輯都可以不管了嗎?什麼時候,我們的「民主」,是建立在這樣的行為之上呢?綠營帶領者表示,這是官逼民反。但是實際狀況呢?我想人是相當容易被煽動的,如果沒有前面幾次特意「找碴」式地去煽動警方,刻意播放警方與民眾衝突的畫面,再藉由各家媒體不斷重複播放,再刻意造成一種警方打人、政府壓制百姓的「現象」,我想光是要短時間號召到許多人集合,並非那樣簡單。如果當年紅杉軍包圍總統府,不讓扁先生離開的話,扁先生難道不會請相關單位驅...
繼續閱讀全文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停止對立?

看最近的新聞,免不了地還是想吐槽一下雙方陣營的人。當然現在綠營的人不爽的地方是:只要是大陸來的,就給他趕回去,這裡是台灣,不歡迎你們!而藍營的人為了可以促進兩岸發展,所以請對岸的人過來協商經濟事項,可是又很沒格調地掩飾一切可能引來尷尬場面的元素:「中華民國國旗」、「台灣獨立T恤」…等。最基本的,這次也只是來協商兩岸關於直航、通商等經濟考量,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被解讀成為「政治通匪」了?「勿通匪類」是國民黨過去戒嚴時的政令口號之一,但時代不同了,雖然還是因為政治因素,對岸顯得不是很友善,但是這些難道以前不通,現在也得貫徹始終嗎?你們難道都不會去大陸觀光嗎?你們過去的時候有確實遵守: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三原則嗎?看見最近馬政府面對國號問題仍維持過去縮頭現象,當然還是很生氣,可是硬是堅持這個立場行事會有什麼下場?綠色陣營的人有想過嗎?扁先生執政八年有確實做過嗎?扣除掉那些阿Q式的「外交突破」,跟對岸硬拼硬會有什麼下場,相信綠營人是也很清楚,不然扁先生在執政期間早就正式對外宣布台灣獨立了,不是嗎?既然你們也清楚這類尷尬問題的前因跟後果,那為何獨獨要馬政府來承擔呢?別再消遣台灣了,如果你們只是...
繼續閱讀全文 要做,就做大一點+長官的話你能不聽?

話說前面自從人生選擇離鄉背井,從高雄獨自前往台北工作之後,每個月基本上還是會回家裡幾天,懷念一下南台灣的陽光。因此當薪水有限的狀況之下,通常會優先挑選C/P值較高的交通工具作為往返。客運早期的狀況是挑選客運,一來是便宜,二來是時間不用被綁太緊,幾乎每半小時就一班車,而且還有推出特定時段優惠的回數票(例如星期五晚間九點過後方可使用的優惠回數票)。但是經過一年下來的通車,不僅自己也覺得長期坐車會很累,而且時間配合上也很趕,再加上那陣子行駛國道意外新聞不斷,而且回到岡山下車的時間也較不穩定,經常打擾到楊媽的睡眠時間,所以最後被禁止搭乘客運往返了。台鐵自強號後來被指定改搭台鐵自強號,比起客運是穩定很多,而且可以預定車票(雖然要搶快一點),加上可以直達岡山車站,叫家人來接送也比較方便(不用再繞去高速公路交流道)。但是後來自從班次停靠站調整之後,自強號都不自強號了,反而將通車時間拉長,而且缺點還有位置不好睡覺、南下車次總有不少人擠塞在走道上等的問題。台灣高鐵本來高鐵剛通車時,我是很高興的,可是看見所公布票價一下子就攻頂,卻讓我很失望,第一次搭乘雖然很滿意,可是卻因為票價問題不列入考慮。而後來因為...
繼續閱讀全文 高鐵 雙色前、雙色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