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左鍵測試器

Label Cloud

About Me

我的相片
有時候是台北,有時候會是高雄, 就台灣啊…我一點也不想去澳洲, Taiwan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習慣使用這個名字,不過我一點也不喜歡水藍色…

追蹤者

「面交」也不見得安全了?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於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凌晨1:38 發表
網拍,在日常生活上應該是相當普及化了。個人接觸網拍的經驗也不少,不過自從被詐騙過一次之後 (雖然是幾百元),對該拍賣的心態就變成一定選擇能「面交」或者是「自取」為主,就算是比起其他縣市稍微貴上一點倒也無所謂。

早期最常見的詐騙情況就是買家錢匯了之後,賣家從此無消無息。因此之後許多買家便不信任賣家100%會將貨品寄出,進而要求「貨到付款」,可是之前也曾發生過東西寄到了,結果拆開一看卻是毫不相干的物品。這類詐騙則是利用買家不一定會在送貨員交貨的時候進行勘驗的心態,結果等發現內容物根本不是自己要的物品時,處理起來就很麻煩了。

因此,可以直接「面交」或「自取」就成了最保險的交易模式。但後來近期在網路上討論的這個案例,似乎也讓這個保險的交易模式破功了。

稍微解說類似事情的來龍去脈:

人物有詐騙者被害者A被害者B

事情的經過是詐騙者分別各飾兩角,先鎖定原本被害人A在網路上要拍賣物品內容,自己再佯裝成賣家角色,將被害人A的拍賣物品(類似或改寫)內容放置在拍賣網站上,接著再等待要購買相同物品的被害人B上鉤,然後同時向被害人A約好要面交。

接著可能會用點溝通技巧讓雙方人馬同時在單一地點會合,但不一定會彼此碰面。厲害一點的人可能會讓兩個被害人彼此稍微碰面,但卻不會讓雙方長時間聚集在一起,避免被發現漏洞。

例如被害人A賣的是NB,詐騙者可能會先跟被害人A說明自己不了解,所以請「朋友 (就是被害人B)」幫忙檢驗,接著等被害人將NB主體交給詐騙者的時候,詐騙者再將NB主體轉頭交給在另一邊的被害人B,然後跟他表示先將NB主體給他確認,他的「朋友 (被害人A)」等等會將其餘配件拿過來 (註)

等被害人B確認完畢之後,詐騙者可能錢也拿到了,接著藉故離開之後,此時被害人A會因為發現詐騙者消失,但又發現他原本要賣的物品出現在詐騙者的「朋友 (被害人B)」手上,這個時候雙方才會發現被騙,但此時詐騙者早已離開。

所以,現在即使面交也不見得安全了。若是要面交的話,盡量還是讓參與交易的人全部都處在同一個空間裡,而不要是被隔開或者完全沒有參與到對話,也記得避免「賣者臨時出Trouble」的狀況,免得讓有心人士得到趁機逃逸的機會。最後便是帳款無論如何都要在完全確認無誤,最後才掏出來支付給對方,千萬不要以為對方有什麼東西在自己手上,就以為萬無一失。

之後可能還會有更多「變種」的詐騙手法,例如像之前要買iPod touch的時候,起初有找到一個可以面交而且願意讓我殺價的賣家,但幸好最後有臨時問到序號問題,才不至於可能因為便宜個幾百元,結果卻買到一台來源或保固紀錄可能有問題的機子。

註:也有可能是被害人B向「賣家 (詐騙者)」表示帶來的東西不是他要的規格,而詐騙者則先收下錢,表示將「拿錯的物品 (實際上是從被害人A手中取得)」先交給被害人B保管,表示再去拿正確的物品來交換。

此時被害人B雖然被說服先支付金錢,但由於有實際等值物品在他手上,即使「賣家 (詐騙者)」不回來,他也不會有所損失。可是當詐騙者早已離開的時候,(正在尋找詐騙者的)被害人A則會發現他的東西正在被害人B手上。

繼續閱讀全文 「面交」也不見得安全了?

未來的「搜尋」模式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於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下午3:45 發表
文/水藍色透明鯨魚

平常我們要找一件事情、一樣東西的資料,打開電腦,連上網際網路開啟Google、雅虎、百度、MSN等任何一家搜尋引擎,只要在欄位中打上關鍵字,想要的訊息內容多半都會隨著資料比對結果呈現在畫面上,等待使用者一一點選閱讀。

但是有些時候,也許在某個場合裡看見某樣東西,你覺得對他很好奇,可是事後卻不知道他究竟該叫做什麼?在搜尋欄位中要怎麼打上關鍵字?若是到討論版上詢問網友們,恐怕一時之間也不見得會得到你所要的答案 (敘述上的差異、認知上的誤差等)。

看樣子若是尋找的對象在不知如何下關鍵字的情況下,要透過網路搜尋的方式查找的話,會有一定的麻煩。讓我們假設一下未來的「搜尋」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吧?

如果未來無線網路技術越來越進步,只要拿出可接收無線網路訊號的手持裝置,即可隨時隨處地連接網路資源。而相較於現在以文字為主作關鍵搜尋的資料查找模式,未來也許影像辯識系統會更加純熟,而讓內容搜尋依據變成大幅度以圖像 (或影片)內容為主。

(圖/擷自Geek & Hype網站)


例如透過上傳一張圖片,讓搜尋引擎尋找出類似或者是相符合的內容,或者是利用手機拍下某張照片,透過觸控螢幕以及內建程式應用,使用者可以用手圈選畫面中 任何角落,進而搜尋影像中的相關資料,也許是照片中某間賣場中有什麼樣的商品特賣訊息;在餐點照片中點選,可以自動顯示食物熱量與營養成分細節;或者是點 選相片裡某個景點中,透過GPS裝置可以將目前所在位置與該景點之間的路線清楚標示在地圖系統上。

(圖/擷自Geek & Hype網站)


(圖/擷自Geek & Hype網站)


如果要搜尋一樣不知道怎麼稱呼的「對象」時,透過上傳一張類似的圖片或者是透過手繪的方式,告訴搜尋引擎該找什麼樣的「形象」,這樣透過影像比對的模式,是不是可以更方便地搜尋?

(圖/擷自Geek & Hype網站)


(圖/擷自Geek & Hype網站)


假設影像比對技術是越來越進步,那麼聲紋比對相關技術應該也會同樣有所提升,是不是往後也可以透過聲音資料來作「搜尋」?

相關連結

Quand internet s’immisce dans la vie réelle (Geek & Hype網站)

【原刊載於數位資訊】

繼續閱讀全文 未來的「搜尋」模式

結果,就跟大家所猜想的一樣…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於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11:50 發表
繼昨天有鄉民偷偷擺放Wii台灣機低調開箱文之後,巴哈姆特也陸續擺放了展基上市發表會的報導,以及實際拆箱測試的報導。

先從低調開箱文結果來看,機器本身是2007年出廠的,所以自然包含了後期任天堂附加的遙控器果凍套以及加粗版的固定帶,顯然是東西在去年就已經準備好了,只差任天堂一句話下令開放上市。

而代理商 (之一的)博優上層顯然還是沒能爭取到台灣玩家的權益-「主機與多數熱門遊戲中文化」,要嘛真的是任天堂堅持不開放,再不然就是代理商的確只把持著「只將機器代理進口」的心態,卻不想多花費心思與金錢在各個細節中文化。

結果現在台灣機也只是跟NDSL一樣,將外包裝作變動、貼上台灣地區貼紙而已 (至於變壓器問題我也懷疑是否需要作變更,一般可承受電壓都是在100-220V之間,台灣110V是能將變壓器電爆嗎?),本質上還是日本機,所以不論 軟體是否為中文版或日版,都是可以正常支援的 (廢話…要是搞個台灣版專用,全台灣店家應該都很難賣,代理商也甭想賺這一筆了)。

所以目前代理商的情況,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的策略大概是︰

先放話讓大家對台灣版機器有信心,穩固那些等待台灣機的基本票,確認讓價格與平行輸入機差不多之後正式上市,因為台灣機也可以吃日版遊戲片,而且多了保 固,若確定也可以連上日本官網的話 (應該是可以),或者是連上傳說中的台灣服務網站,那麼這些等待的人至少有很大機會會買台灣機。然後先前花錢中文化的Sports採用同捆方式上市,至少 也能夠將先前的花費回收部分回來,而因為台灣機也可以吃日片,所以也不用花太多心力將所有的遊戲片代理進來,挑好賣的遊戲片代理就好了 (反正也不用考慮是否中文化,熱門的遊戲照樣賣得嚇嚇叫)。

至於傳說中的台灣網站,目前據說也被遠傳拿去「處理」了,究竟會怎麼樣倒是可以期待看看 (不過聽說前景堪憂)。

而中文化的部分,我想最後可能只有任天堂本身推出與周邊有強烈關聯的遊戲才有可能被中文化,比如說是《Wii Fit》,其他如《馬力歐賽車》可能因為賽車方向盤其實可有可無,最後也許只會有日文片被代理進來。

繼續閱讀全文 結果,就跟大家所猜想的一樣…

需要如此小題大作嗎?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於 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晚上10:33 發表
今天看到的蘋果日報新聞︰連結YouTube卡通 女童挨告

內容大概是一個國小女生經由課堂上老師授課知道YouTube網站,然後將網站影音某段過內具代理商的兒童影片內容嵌入到自己的部落格中。而該部落格內容被網路警察搜尋到並轉達給該代理商,該代理商以女童侵害該廠商版權為由,向該女童提出告訴。雖經由少年法庭判決不足以重罰,僅交由女童父母管教,而不需進行審判,但代理商仍堅決提出賠償…BALABALABALA

YouTube本身使用說明中有提到嚴禁上傳非正當取得授權影片,除非上傳者本身有取得影片內容授權,另外嵌入影片內容至其他網頁,不能以用於營利為優先目的。 (但好像還是有模糊地帶?有不少網站內容也都會引用到YouTube上的影片內容,雖說他們營運獲利大多從附帶的廣告利益或是廠商贊助而來,但閱讀內容卻是免費的,這樣子也不太能說他們會有使用上問題。)

YouTube聲明網頁

這件事情目前看來是︰網路警察先翻到女童部落格,認為他張貼了不應屬於他的影音內容連結,然後聯絡該影片代理公司,然後代理公司再針對女童提告。

如果從過去的情況來看,有一部分可能是網路警察本身直接「認為」上傳者就是是女童本人,也可能他們根本不知道YouTube嵌入語法運用,而認為影片本身是存放在女童部落格中 (事實上是存放在YouTube伺服器裡)。而代理商的部份,搞不好也不知道YouTube的使用模式,或者真的如網友批評般的小題大作 (或是真的執意打場爛官司)。

原始的問題應該是在於上傳者,而要查詢上傳者資料便得要透過YouTube,正常情況下,代理公司應該是要先針對上傳者提告 (上傳者牽涉版權問題,請YouTube提供上傳者資料,並將相關影片下架。若YouTube執意不將相關影片下架,才可能進行其他後續動作)。

影片本身有問題,若是使用者本身不知情而使用,那一般情況而言,頂多私下和解了事,但這次這樣的事情,未免也小題大作了點。當然以代理商對於著作權的堅持來看是合理:但是有必要搞成這樣嗎?若是像法國境內保護LV的做法的話 (在法國境內持有仿冒品LV,真的會被警察找上門),女童的確是會被找上門,可是影片也不是由女童上傳或持有。

有必要或值得搞成這樣子嗎?

連法官判決都認為不必小題大作,廠商卻執意控訴,除了搞壞自己的名聲之外,我看不出來有什麼好處。 (個人還是懷疑廠商根本沒搞懂影音嵌入的道理)

如果這件事情變成一種常態的話,那或許網路上又要掀起一場抗爭了。





繼續閱讀全文 需要如此小題大作嗎?

首次客訴PC home線上購物客服的經驗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於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凌晨1:08 發表
其實使用PC home線上購物的經驗也不少次,不論是買鞋、買衣服、買皮夾或者是電動刮鬍刀等,貨品寄送速度上都算滿意,差不多是當天下單,隔天確認訂單,再過個一兩天,東西就會送到指定地點了,這部分做得倒還算可以接受。

這次客訴經驗的起始點,是朋友託我幫他在PC home線上購物上下訂三條Nokia mini USB傳輸線,只因為他懶得註冊新的帳號。反正朋友事後會給我錢,幫他下訂也不會太麻煩,所以我就幫他這個忙了!誰知道後面才是麻煩的開始…

東西在6月2日下單,因為朋友還要跟公司請款,所以訂單中註明要索取打上統編的紙本發票,隔天確認訂單後,6月5日就寄達朋友住處了,可是,沒有發票。

當天馬上與PC home線上購物反應 (註),隔天便回覆說明紙本發票並不隨貨品寄送,而將會在之後才開立寄送至訂貨帳號的預設地址 (也就是我帳號預設高雄的住址,但是我們人目前在台北)。好吧,也許是太久沒去注意到這些事情,所以既然PC home說明會隨後將發票寄送到高雄,過幾天後也是會回高雄,到時候再拿就好了 (當時查出PC home線上購物預計6月7日將發票寄出)。

可是就在我隔了幾天並詢問在高雄的家人,並沒有收到任何PC home線上購物寄送的郵件,於是我6月12日再次跟PC home線上購物反應,請對方再次確認,並即刻詢問如何補寄。結果PC home線上購物卻反應發票已經預定在6月6日郵寄至高雄,若仍未收到,再與他們聯繫申請補寄。 (很奇怪吧?6月12日問狀況,並反應自己查詢進度結果是顯示6月7日寄出發票,結果PC home線上購物6月13日回覆說6月6日會寄出發票,你們資料到底有沒有在確認啊?後面還有更絕的…)

結果一直到我回去高雄的幾天 (6月13日到6月15日),回家把收到的信件翻過一次,也是沒看到任何PC home線上購物寄來的信件。回到台北,再次跟PC home線上購物反應並沒有收到任何發票的信件,並且請PC home線上購物重新寄發票到台北朋友地址。當然,PC home線上購物的回覆依舊是「複製貼上、修修改改」。

隔天 (6月18日)有點不愉快,於是反應使用者介面設計上會有引導誤解的情況,並詢問發票是否有確認寄送到高雄,因為一直都沒有收到。但PC home線上購物一副就是使用者在使用任何訂購介面之前,一定 (都應該)要將所有的Q/A看完似地,而回覆依舊是直接將Q/A中的內容複製貼上作為回應,。

請問︰關於現行發票寄送,是將發票寄送到使用帳戶預設地址,而這些內容全部都只擺放在Q/A中。會在下訂單之前,有誰那麼閒會把所有Q/A先掃描過一遍的?在勾選是否索取發票的選項,也只有一個Check Box,底下多一句提示是會佔掉什麼空間嗎?還是會造成網頁視覺障礙?

反正有重新寄送到台北住址就好。結果6月17日反應,6月18日PC home線上購物回覆「原本預計6月6日寄送的發票 (真的很堅持是6月6日寄出)」因為使用者申請補寄到台北住址,因此會安排寄送,而經過再次反應後,PC home線上購物表示會在星期五 (6月21日)以掛號寄出。

結果到了6月23日還是沒有收到,再次反應之後,隔天從PC home線上購物提供的郵件單號查詢,發現郵件根本是6月23日才寄出,而郵局正式配送處理時間則是安排在晚間時候。

到第一次開始進行申訴,因為客戶已經再三催討了,PC home線上購物仍然是拖拖拉拉的態度在處理,而且回覆差不多都是複製、貼上,內容也沒確實回答是否寄出發票,仍舊是制式回覆,再不然就是直接將郵局查詢結果貼上,感覺不出有什麼回覆的誠意。

原本以為進行申訴之後會有什麼不同,結果還是跟一般線上回覆沒什麼不同,沒有專人回覆,也不見PC home線上購物有什麼明顯的作為,依舊還是「複製、貼上」。最火的就是:完全找不到客服電話!明明先前就已經被檢舉列為不友善的客服介面,結果至今仍未將客服電話放上,使用者只能透過線上回覆機制做詢問。

在第一次申訴時有詢問第一次寄送發票的郵件單號,結果PC home線上購物僅將郵件處理進度查詢結果貼上,對我的提問視若無睹。於是隔天 (6月24日)再一次申訴,開始質疑PC home線上購物的申訴效用,表示申訴效用似乎跟一般問題提問沒什麼分別。後來PC home線上購物的回應也差點讓我吐血,客服回覆表示因為是第一次發票寄送是採用平信寄出,因此無法提供郵件單號,然後另外加上一句期望為客戶提供良好服務之類的好聽話語,而且最後提供的郵件進度還跟實際狀況嚴重Delay,郵件都已經跑到另一間郵局代領了,PC home線上購物還在說明目前郵件正在某某郵局。

如果PC home線上購物就是賴著他們有寄出發票,使用者能對他們怎麼辦?頭兩次申訴都還是只能得到與一般問答差不多的回應,所以第三次申訴除了反應質疑PC home線上購物其實是因為客戶再三催討才想幾要寄發票,另外也反應客服回覆內容嚴重Delay的狀況,最後並加上會尋求其他管道協助處理。

終於有所謂的申訴中心受理並回覆,表示查明後會盡速回覆或致電聯繫。這時候我想PC home線上購物果然還是要有點壓力才會認真做事情,所以就看他們怎麼辦?

早上回覆,中午再看的時候差點沒吐血,客戶本身都已經查詢到最新郵件進度了,PC home線上購物居然還刻意再貼進回覆,我也搞不懂這樣子有什麼意義?難道是表示:我不是沒做事喔?我有去查證過的喔~

這樣子實在讓我哭笑不得,然後我等了一天多,還是沒有半個人主動與我聯繫,客服制式回覆也只有毫無意義地貼上最新郵件進度而已,所以縱使6月27日已經取得發票,我還是決定做最後一次申訴,若PC home線上購物仍然是如此回應,我就決定直接投訴蘋果日報,並反應到消基會。

因此在最後一次的申訴裡,我針對PC home線上購物回應態度轟了一些,未提供客服電話、把客戶當傻子也轟了一些,從頭到尾的發票處理過程再次呈述一遍,並提出我質疑PC home線上購物根本沒有寄出所謂第一次的發票,甚至第二次申請補寄的發票也是一再拖延,甚至連最後郵件最新進度也是靠客戶本身自己查出。最後再批了PC home線上購物在整個處理過程中絲毫感受不到任何安撫客戶情緒的動作,反而是處處在點燃客戶心中怒火,並反應已將所有反應過程做紀錄存證,將會訴諸其他管道協助。

果不其然,PC home線上購物也是很現實的,不激一下都不會有人出面反應,隔了一個周末後,一早便有人撥電話過來致歉。在我持續反應許多問題之後 (雖然我認為PC home線上購物根本就不會改進),對話端的客服小姐表示將會致贈一組Skype耳麥組作為禮品表達歉意,還被我虧說是不是要等到八月才能收到?

果不其然,6月30日跟我聯繫,最後我是在7月8日才收到,PC home線上購物果然很有效率…所以他們的誠意,就是一組已經泛黃的PC home先前與Skype合作的耳麥組。至於後續PC home線上購物是否會認真改進,我也不想再去追問了,但我還是考慮將相關資訊傳遞給在媒體的朋友們知道,並考慮寫信給PC home線上購物註明的相關評鑑單位。
PC home線上購物寄來的包裹

Skype耳麥與PC home線上購物「制式」致歉函

包裝泛黃的Skype耳麥

之後我會認真考慮是否繼續使用PC home線上購物了,貨品寄送可能比較沒問題,但後續客服處理、發票寄送等實在讓我無法苟同。這段期間我稍微搜尋了一下網路上別人的經驗分享,跟我差不多感受的人還不少,甚至還有貨物沒收到,第一筆分期請款帳單已經先寄來的情況。

看著PC home線上購物在底下標榜的「台灣最好的購物網站」,我只能默默地搖頭。


PC home線上購物客服電話,需要的人請記下



繼續閱讀全文 首次客訴PC home線上購物客服的經驗

翻滾吧!PSP類比搖桿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於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中午12:17 發表
說起我的白色PSP,是當年白色機種剛推行的時候,我馬上衝去從小到大一直光顧的電玩店詢問,並不像現在什麼都要來個「限量是殘酷的 (註)」,問到的價格跟黑色PSP並沒有差異,雖然還沒有正式被代理進來,不過其實價格也差不多 (但當時也是要將近九千元新台票啊…再加張貴桑桑的MS Duo記憶卡就快破萬了)。

當年的PSP最大問題就是螢幕良率情況,運氣好的人,店家會給檢測螢幕 (當然要確定會買),確定沒有亮點之後才打包回家,但運氣糟點的人,可能回家玩沒幾次就發現亮點跑出來了…我的運氣大致上維持了幾個月之後,才在右上角邊 緣發現一個亮點,不過不足以影響整體遊玩,所以再過一陣子之後,也就釋懷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PSP螢幕並非完全封閉包裝,因此有些人會發生內部進灰塵的情況,這個時候解決辦法就是要拆機殼。拆機殼是不難,可是問題就在於有兩顆 螺絲是躲在保固聲明貼紙底下,拆了…不管怎樣都會失去保固,除非有店家願意維修。其他的問題還有方向鍵按鈕容易卡住、左邊類比搖桿不易轉動等問題。

本來自己的白P玩了三年有了,除了右上角那個小亮點、方向鍵有一次被灰塵卡住之外,其他倒是沒什麼大問題。結果歷經玩了太鼓達人、脫逃大師、太空戰士、樂高星際大戰等遊戲,直到最近在拼樂高印第安那瓊斯,正當隱藏關卡剛被開啟時…類比搖桿忽然被扭下來了…

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被扭下來了…

對…活生生地扭下來了…

午夜十二點,陪著我三年的,白色PSP的,左邊的,類比搖桿整個連根被扭下來了…

這樣叫我怎麼安心放著睡覺!?

雖然內心的另一個聲音告訴我︰考慮買台新型PSP吧!
但是另外一道聲音跟我叮嚀︰想清楚,就算比以前便宜,但也是要六千元喔!

所以還是決定試著把類比搖桿裝回去看看。

本來決定開啟隱藏關卡之後就準備睡覺,結果又再次打開電腦,將可以用的拆卸工具翻出來。先請咕狗大神吐一些網友相關資料來看看有沒有適合解決辦法,接著開始按步驟操作。

要拆開PSP面板,首先記得關機並取下電池,接著將PSP翻到背面,拆下右邊兩顆黑色螺絲,然後再拆下左邊靠近外圍、躲在原廠保固標籤底下的兩顆黑色螺絲 (若不想傷及保固貼紙,可以慢慢地、輕輕地摳起一邊,然後用鑷子慢慢掀起來),最後在把底部中間的那顆螺絲拆下來,就可以將PSP翻轉回正面,然後從底部 把外殼由下往上掀開 (注意不要傷到液晶螢幕)。

最好可以準備一組清理鏡頭常用的「氣球」,清理灰塵時好用。

搖桿都固定在外殼上,這次要修復的是左邊類比搖桿,所以再用螺絲起子將固定類比搖桿的兩顆螺絲拆下。拆下之後,便可以將整個類比搖桿的電路板取下,再將背 板拆開 (小心不要傷到電路面),接著可以知道類比搖桿的工作原理︰靠著兩片一黑一白的可變電阻滑片與一片控制搖桿底部定位的金屬片來確認類比搖桿的控制位置。

然後就可以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類比搖桿的固定方式是由搖桿底部先穿過定位用的金屬片,再穿過黑色可變電阻滑片,最後再用底部的凹槽卡住白色可變電阻滑 片,可是當使用時間一久,搖桿底部會隨著磨損而逐漸卡不住白色滑片,然後就會開始搖搖欲墜,最後再暴力一點,搖桿就會被「連根拔起」。

所以誰說日本人設計一定很棒的?為什麼不在底端再加上一個防止脫落的裝置? (但後來發現好像也不能這樣做,不然類比搖桿感應範圍就會變小,那至少也設計「強壯」一點吧!?)

據說送去新宇維修的話,也是要收取500-800元之間的維修材料費,因為白P是已經完全過保了,就算沒拆卸送修也是會被收錢,所以我就大膽拆機了。拆開 重新安裝之後,雖然類比搖桿是恢復正常了,但是磨損的現象加上心理因素還是有影響,現在變得不太敢用力扳動搖桿,感覺稍微再用力些又會掉下來。可能還是要 找個備品來替換,或者是想辦法加強底端固定…

題外話︰拆機過程才發現原來面板接縫處有些微的裂痕,原來我玩電玩是如此暴力啊…
題外話2︰有人願意提供報廢PSP的零件嘛…?

註︰「限量是殘酷的」是這幾年流行的一句話,反應出東西量少產生的現象,例如造成大家擠破頭搶購,或者是不良商家趁機提高價碼等情況。實際 例子就是海洋堂No.29 Toro,按照日本定價換算成新台幣約為600-700元,但是初期有部分廠商覺得大家喜歡Toro而藉機抬高價碼,當時價格從900-1200元都有。

等日本推出Kuro之後,台灣店家便以限量版商品為名,一口氣抬高價碼到1500元上下,但在日本其實是只有限定幾間店家有販售而已,而非限量。 等後來海洋堂重新推出新表情的Toro與Kuro之後,台灣目前可看到的價格大致維持在正常區間 (約600-700元間),反而是初版的Toro價格又再次被抬高了。

補記:

後來又再拆了一次,原本是打算找個東西做補強,可是一來發現沒有適合的物品可以當底作補強 (需要又薄又夠硬),另一方面也怕用快乾固定的話,弄不好就可能整個黏死。所以後來的辦法就是,將搖桿本身穿過三層滑片之後,用起子尾端將搖趕底部壓平,如此一來除了可以讓底部穩穩地撐住滑片,也更能牢牢地固定。

目前這樣處理之後,比起第一次拆開後重裝時,比較不容易搖搖欲墜了。如果還是沒辦法,網路上也找到不少販賣類比搖桿料件的店家,只是要價不少,通常都得要五、六百元上下。後來找到ㄧ家便宜一點的,只要兩百五十九元,而且離我住的地方也蠻近的,假使過一陣子還是不太能撐的話,應該就會直接殺一組新品回來換了吧?

繼續閱讀全文 翻滾吧!PSP類比搖桿

沒有網路的時候 也不會怎麼樣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於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下午4:34 發表
文/水藍色透明鯨魚

大約是高中期間,家裡頭多了一台電腦,原本是家人用來建立一些報表資料使用,不過當時對一個高中生而言,除了平常拿來應付學校作業之外,主要就是拿來玩玩PC Game (當時國外各個角色扮演與冒險遊戲大作可說是百花齊放)。後來自己花錢配置了第一台數據機,也去中華電信申請了一組撥接帳號,還附上一組中華電信電子郵件信箱,雖然當時也有智邦之類的免費電子郵件信箱可以申請,但是經過花錢申請的帳號,感覺就是不太一樣 (後來才證明這個想法很天真…)。

於是,有了可以上網的帳號,也有撥接用的數據機與電話線路,除了必須接受家人因為電話線路被佔據的怒吼之外,同時也要接受撥接速度不快的事實。因此當時較能接受的就是BBS,既不太受網路頻寬影響,也沒有太多的內容需要先Loading下來到電腦中,只有單純的ASC-II文字傳送,而且又能直接與線上不同地方的網友認識並談話,在部落格以及交友網站還沒興起之前,這樣的互動模式可是非常廣受歡迎。

直到進入大學開始之後,寬頻網路技術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便宜,所以每個人停留在網路上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了。每個人下載量越變越大,搜尋時間也越來越長,變得似乎每一位稍微懂電腦的人都要自己架一個FTP、做一個專屬網站。到了最近,因為部落格與社群網站的興起,就算不看「知名」部落客們的文章,至少也會去看朋友們的部落格吧?可能還要忙著與鄉民們在網路上認真吵架,若再加上還有使用無線網路,一天超過16小時在接觸網路的人,也許真的大有人在。

結果網路成癮的現象漸漸反應在自己身上︰常上的BBS臨時休站、上站人數過多而無法登入,忽然就有種失落感,因為可能無法與常聊的網友「碰面」;討論串、部落格經常不斷地重新讀取,確認是否有最新文章或者最新留言被PO上;不論正在做什麼事情,總是三不五時地回顧各種IM軟體,確認是否有錯過任何即時訊息。或者,才一剛回到家就是下意識地打開電腦,確認連接上線了才有一種心安感覺,否則當發現無法連接上線的時候,可能就有一種焦躁的情緒反應。

後來發現自己這樣漸漸被「網路」制約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以前會專心將一本新書好好看完,最多不出幾天,或是一、兩週內就會看完。可是當接觸網路時間越來越頻繁之後,曾經發現自己買的好幾本書,已經疊放在桌上、停留在書架上好久的時間了,有幾本甚至連一半都沒翻到,而且出版時間已經過了好久,然後也發現自己即使想要停下來好好看完一本書,也隨時可能會被網路上部落格、討論串等內容吸引走。

弄得跟電視成癮沒什麼兩樣,終於有一陣子被抓去遠離網路好長一段時間,當時沒有電視、也沒有電玩等其他誘惑,只有自己帶去的幾本書。在這段時間反而能安靜地將幾本書專心看完,而不會有翻幾頁之後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的感覺。

許多人應該也會是相同的情況,大部分僅只對網路產生「假性」成癮而已,若能將上網管道暫時取消,相信應該就能馬上恢復原本沒有被網路制約的生活。

很多人說無法想像沒有網路的生活,感覺一天不上網,很快地資訊就會落後,追不上別人的話題。但是,自己也不是知名網路趨勢觀察家,也並非網路經營者,一般人會這樣注重自己的部落格流量嗎?通常會用到網路連線的時候,也許是訂訂車票、查詢電影時刻,或者是搜尋生活資訊,了不起是再寫寫部落格日記以及逛逛拍賣網站而已,網路對自己的生活能佔有多少?

試著將網路連線切斷,登出線上遊戲,或者是隨手將電腦關上,認真釐清︰暫時沒有網路內容,少了IM即時訊息,生活會不會有什麼差別?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的家人、朋友,多留一些時間四處遊走或是重拾自己原本的興趣,也許生活就不會再那樣備感緊湊了。

【原刊載於數位資訊】

繼續閱讀全文 沒有網路的時候 也不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