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左鍵測試器

Label Cloud

About Me

我的相片
有時候是台北,有時候會是高雄, 就台灣啊…我一點也不想去澳洲, Taiwan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習慣使用這個名字,不過我一點也不喜歡水藍色…

追蹤者

10年? 看看明天吧?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於 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中午12:31 發表
註︰仍然是幾個月前寫的

以下是樸小姐轉寄來朱學恆在部落格裏提到的部份︰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ucifer78&f_ART_ID=873905


從前從前,也許因為資訊科技較不普遍,因此科技、技術等等進步經常不是那樣明顯,比方說從原始人敲打石器到中古時代煉鐵(煉金?),從近代電話發明到現在光纖飛速,科技的進步可說是一睜眼就跳了Tone似地。

記得小時候還在幻想可以把無線電話輕鬆帶著走,大學時候擁有第一隻行動電話是又貴又重,曾幾何時,同樣功能的手機可是又輕又小,價格卻相當便宜親近。

以前令人嗤之以鼻的線上作業系統,因為過去個人使用網路頻寬並不龐大,所以幾乎是天方夜譚,但曾幾何時,從56K數據機電話線路撥接上網到現在中華電信光世代正式推出也不過6-7年。

當初也沒人想過網路帶來的效應有多少,網路真正泡沫化了嗎?從Web 2.0的網民暴動,帶來的效應比現實生活中的反應更巨大(試想現在有多少人是生活在虛擬的世界之中?)

過 去遵循的道理絕對有它必然的原因,但完全依循既有的經驗能得到的,只有一個穩固機率高的結果,但是肯跳脫常人所不可及之處,想常人之不可思之點的人則通常 不是大敗就是大勝,因為技術的突破、事情的發展倒經常發生在「意外」之上,既然是意外,自然就不會在正常道路上被採用。

明天的事情,誰知道會怎樣發展呢?
繼續閱讀全文 10年? 看看明天吧?

失控的網路暴民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中午12:28 發表
註︰這還是好幾個月前寫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資訊原本從單純的單向內容提供,比方說架設一個網站,同時提供檔案下載之類的「服務」,其餘的互動頂多侷限在e-mail交換、或者其他連絡資訊提供,一直到現在所謂的Web 2.0甚至3.0的網路互動概念提出。

這邊的「互動」,不全然是說以前互動多媒體的那種互動,而是加入群眾效應的互動,並非一個人獨自面對電腦與人工
AI嘻嘻哈哈的互動。

之前有句代表網路現象的名言︰「網路上沒有人知道你是條狗
(On the Internet,nobody knows you are a dog)」,顯示出初期網路使用現象,就是極具隱匿性。以現在的普遍現象來看,使用者也大多可以決定是否讓自己的個人資訊全部或選擇性地曝光。

早期至今資訊傳播仍很盛行的
BBS,早期幾乎可以用匿名資訊註冊帳號作發言,也因此造就許多免洗ID出現(即使現在還是很多),雖然目前大多規範要以真實姓名等資訊註冊,但仍舊可以透過身份證字號產生器等工具輔助,製造出許多假資料成功註冊。

而在部落格的情況也可能是相同的,縱使目前因為種種考量,網站要求使用者必須登入才能做回應發言,但實際上還是有辦法規避這類限制的,更別說一些講究「基本
人權」、同意可非登入作回應的和藹網站了。

網路堪稱言論自由的國度,個人隱匿在文字與代碼之後暢所欲言,而網站或部落格維護者也擔心使用者嫌註冊、登入太麻煩而不想回應,因此紛紛保留匿名回應的方式,因而產生了網路暴動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從先前無名小站爆發的
黑澀會美眉親密相簿被網友破解鎖碼後大量散播,批踢踢凱名的鄉民大暴走事件,甚至國外也發生過小女生在自己部落格上想在家裡開轟趴,結果惹來一堆無厘頭鄉民到家裡,最後家裡是以慘亂收尾。

當一個話題被炒熱之後,網路鄉民的威力有多大?從凱名事件來看,一開始不過只是黑道在網路上公開招收手下,後來被鄉民挖掘出來惡搞、貼圖、留言,鬧到網站維護者加入對抗戰局,連帶地親朋好友的無名相簿留言板一一被攻佔,部落格流量大增到癱瘓(也許換個立場來看,無名還得認真地感激這些鄉民為他們帶來流量), 最後搞到當事苦主手機不斷地忙線而不敢開機,連住處都有湊熱鬧的鄉民來圍觀。相同地,國外類似的事情也發生過,一名打破紀錄的女高中生,原以為在上了大學 之後可以享受清靜的生活,卻沒想到自己的相簿與個人資料被鄉民挖掘出來公佈,甚至經常在街上有陌生人當場認出他來,或者不斷接到慕名追求電話。

連黑道都不擺在眼中,顯然網路的力量已經遠超過你我的想像,可是會有什麼後遺症產生?

之前各大網站一一轉型為
Web 2.0的風格之後,問題就逐漸浮出了,例如首頁的部落格文章標題輪播。如果是以Web 2.0的概念作經營,勢必是越多回應或越多人點選的文章會擺放在熱門文章歸類前端,但是文章內容呢?回應的本質呢?這些該怎麼管理?

某知名網站入口之前曾被人投以負面反應,某篇部熱門點看回應但內容卻不雅的落格文,卻大剌剌地出現在該網站首頁中大量曝光,雖是講究
Web 2.0,所以一切以『()民意』為中心,但是真的就不用有人來篩選管理了嗎?部落格中強利用不雅文字回應,管理者看不下去刪你文,這樣究竟有沒有道理?

網路雖然是言論自由的地方,
Web X.0更是講究個人言論發表、共享、討論,但有天失控的時候怎麼辦?鄉民的威力,尤其『鄉民的審判』更是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造成的影響更是可怕,恐怕連法令也奈何不了(因為最多是抓幾個代表,但對事情的發展大多為時已晚…)

所以現在大多數論壇、標榜
Web 2.0也再次要求使用者遵循制定的規範,甚至多了一些限制。網路是自由的,但Web 2.0雖是標榜共享與討論,但許多人更忽略了,既然是要表達自己,那為什麼還是決定隱匿在免洗ID的背後呢?不正是應該要勇於為自己的言行作負責嗎?就如同現實中,個人得為自己言行負責一樣的道理。

網路是最後一塊言論的自由國度,若是因為諸如此類的鄉民暴動持續產生,也許相關單位就更加能有理由,將這一個國度加上更多更重的限制。因此雖是無法十足地用相關條文作制約,最終還是得仰賴各位鄉民大大們的自我約束。

█參考連結︰

英格蘭暴走
(轉自廢業青年日記)
Web2.0,是天堂還是地獄?
CNET:當你的留言不妥 我可以刪除嗎?
《龜趣來嘻》部落客行為守則
(對,這是冷飯)
《部落格小白防制條例草案》及其他
Blogger's Code of Conduct
繼續閱讀全文 失控的網路暴民

線上Map的優勢?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中午12:26 發表
註︰這篇,也是好幾個月前寫的

目前,咕狗大神推出台灣繁體中文版的圖資(雖然也還不是很新啦…不過至少高鐵、高結資料都有作進去,但是杜拜那顆人工棕梠樹倒沒出現)
請參考數位玩樂誌︰Google Maps終於接受台灣繁體中文地圖

線上地圖的推出,終於人跟人之間的報路方式不用再侷限於『你知不知道某某地標』、『你在XX路左轉後,到OO路右轉…』,可能線上查詢路名後將地圖轉寄或列印出來FAX給對方,甚至於如果對方有PDA可使用導航軟體,直接將座標值給他也是一種全新的報路方式。
(當然,先決條件是有這些東西存在,而且會"使用")

商家製作店面型錄也省去自行繪圖的工夫,上網查詢後將圖片另存下來也可以;網路分享店家資訊也能夠外嵌線上地圖進來,方便顧客了解店家地理位置。

不過只有這些應用而已嗎? 不不~~線上地圖充其量只是種工具,怎樣應用發揮才是真正功夫。

以Google Map跟台灣UrMap來看,店家可以在這些管道上砸下預算投入廣告,如此一來,使用者在使用地圖時候就能夠了解地點附近有什麼有趣的店家資訊,而這只是一小部分的簡單合作。

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可以瀏覽全美各地目擊飛碟的報告,在飛碟圖示上點選就可以看到簡單Report,也可以點閱更完整目擊報告。
Google Maps:星際大戰白兵入侵雪梨(悉尼)!
筆者運用Google Maps,結合從GPS取得的經緯度,以及紀錄文字與照片資料的XML檔,加上自訂的樂高星際大戰白兵的「標記(marker)」圖像,所構成的
雪梨(悉尼)景點照片示範

Dine.com 全球最大的餐廳評價網站
使用者可以自行上傳餐廳的地點資訊和簡介,並讓所有用戶一起參與評比,dine.com網站會透過Google Map標示出實際的地理位置。
Sony為PSP遊戲機的「大家的地圖」GPS軟體提供的加值網站PetaMap,也是運用Google Maps的圖資。
Google Maps Mania網站Google官方部落格蒐集了形形色色的Google Maps酷應用,請讀者自行瀏覽。
Google Coupon,與Google Map結合
(原文︰
http://blog.roodo.com/kaywang/archives/2030687.html)

幾個 Google Maps 和 IP Address 相關的 Mashup
(原文︰
http://blog.cyberjos.idv.tw/space/2006-11-23/1)
從IP位址透過與Google Maps結合,逆推算出IP所在位址地點,不過當然不會計算得相當精準。

比方從XXX.XXX.XXX.XXX的各層級IP中推算出你是在臺灣某點上網(但也可能只能推算出大略經緯位置),不過如果相關技術可以配合的情況應該也可以精準計算。
☆ 參考︰混搭程式造就地圖革命 http://www.wretch.cc/blog/JasonKidd&article_id=2938341

以上也還算是較簡單的應用,若是用在個人部落格中,比方提到某個地點,或者是分享了某個影片,透過線上地圖,可以清楚標示所提及內容位置是楚於何處。

Google Map也允許個人下載地圖Code自行運用,使得個人也能夠自行製作專門共同編輯的地圖資訊,比方說「條伯臨檢高機率出沒地圖」、「正妹出沒地點」、「好喝冷飲地點」等等。

之前在台灣剛興盛的共享WiFi AP-FON,也是透過Google Map機制將所有使用FON AP的裝機地點資訊分享出來。
請參考︰FON Maps BETA︰http://maps.fon.com/

相關聯結︰

Goole Maps︰http://maps.google.com/maps
UrMap你的地圖網︰http://www.urmap.com.tw/
台灣FON︰http://www.fon.com/tw/
FON Maps BETA︰http://maps.fon.com/

繼續閱讀全文 線上Map的優勢?

明日的頻寬在哪裡?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中午12:24 發表
註︰本篇是在好幾個月之前寫的

好的,早上在捷運上頭瞄見報紙上某篇小格報導寫著︰中華電信光纖違規偷跑,某某單位要開罰之類的標題。

姑且不論中華電信那個宛若被閹割的光纖網路好處有多少,帶動多少的商機等等(反正還有一大票人是申請不到,包括我家雖然建築也不舊,只是距離機房太遠,連申請8M ADSL都成問題)

每 次在討論串裡頭不難發現,日、韓等國的網路頻寬幾乎高上台灣許多,當初台灣剛推出號稱T1的1.5M ADSL時,打的口號是「急速」、「飆速」等類似詞,但是實際使用起來倒未必是這個樣子…自己在家用的2M/256K,若是同時逛網拍、上BBS、看 YouTube,可能再抓個東西就開始大lag,而後來自己搬出來住所申請的256K/64K則是慘不忍睹,充其量只能一次專心做一件事情,開某美女圖片 最多的相本網站更是一個慘字,抓個檔案就只能到旁邊喝喝茶、翻翻雜誌等他龜完。而後來跟其他人一起合住之後,共用的12M/1M ADSL總算可以同時逛網拍、上BBS、抓檔、看YouTube,可是這不過只是別人基本的網路,可能還只是高速頻寬產物下的『贈品』。

頻 寬大到嚇死人可以做什麼?除了檔案傳遞快之外,線上影音播放也就會快,玩OLG也就不會delay,頻寬一大之後,線上提供瀏覽的檔案就可以不必拘泥於頻 寬是否不夠(當然也還是不能太大),於是更有看頭、更多噱頭特效的內容就可以被製造上架。而使用者也不會總是因為等待Load的時間過久而關閉視窗,廣告 商也就可以順利讓廣告提高曝光量,多媒體內容也就會因為預算增加而更豐富。

諸如其他應用如線上軟體再發展,理想的全面作業系統網路化、儲存系統網路化等等,只要相對應頻寬足夠,以後只要透過智慧型手機、PDA、甚至於一部可以連上線的電腦,不必理會硬體還是軟體系統是否相容,只要連接上網頁就可以直接線上使用。

當然這只是正面性的理想,有一好必然也會有一壞,畢竟很多工具都是一體雙刃的。

不過個人還是期待整體的頻寬提高,價格則是越來越趨近平常人所能負擔的範圍。
繼續閱讀全文 明日的頻寬在哪裡?

不要「一開始」就相信你得到的「答案」

楊阿魚 = 水藍色透明鯨魚 中午12:12 發表

反正,現在咕狗大神越做越好,只要你所下的關鍵字技巧越棒,想直接搜尋到網路上MP3的P2P載點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網路科技發展到現在,學習「搜尋」也自然成為一個必然的重點︰自己學會用搜尋引擎找資料、部落格裡找文章內容等

以前碰上不懂的事情,直接問朋友、問家人,問不到、問不清楚,答案可能就找不太到了。到現在,在搜尋引擎裡打上關鍵字查詢之後幾乎就有答案出現。

但是許多人一定有收過朋友所轉寄來的信件,內容可能是敘述什麼生活小知識、生活技巧的,然後大多數的人應該也都是毫不思索地就轉寄出去給其他朋友,所謂的「知識」也就這樣被轉出去了。

2007 年,WIKI年會在台北劍潭海外青年中心舉辦,年會中由各個技術開發者針對各個技術層面做演講解說,其中提到一個論點:雖然現今的搜尋技術越做越精良,所 下的關鍵字可以找出來的結果可以越來越精準(不會變成要找李登輝,結果出現的結果都是李炳輝),但是,得到的結果就真的是你所要的答案嗎?這個答案就是千 真萬確的嗎?

維基百科,雖然很方便地可以隨時讓我們找到所需要的「知識」或「答案」,更先進的網路技術也越來越能夠讓「搜尋」變得簡單,但是並不代表內容一定就是千真萬確。

套用到現實的社會,「答案」是相當容易被找出來,但是隨著網路的發展,使用者除了培養自己學習搜尋的能力之外,更應該注意的就是自己對於事實的判斷能力

君不見先前有人透過轉寄郵件尋找某某人,結果後來人都找回來了,郵件也都還在網路上持續轉寄,更何況是毀謗類的不實郵件內容,足以見得網路傳播的負面力量。

所以,不要太輕易相信所搜尋到的內容,盡量多加查證(各方面多加搜尋、評斷其他網路上使用者的意見),如此一來,你所得到的才算是「知識」而非「流言」。

繼續閱讀全文 不要「一開始」就相信你得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