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主機功能多Try幾次就能上手,遊戲嘛!會玩的就是那幾個強作,有沒有中文化似乎不是太大問題,而且看久了也應該都會有所理解了呀?
舉個例子來說,之前借同事Wii,順便也將Wii fit整組借他,當天也去他家示範如何操作。隔一兩天後,他跟我說因為看不懂螢幕上說什麼,所以他就放棄了,改玩雷曼兔。
我知道這時候一定會有人說︰「多試幾次就可以猜得出來了吧?」
沒錯,但那也表示要有一定的耐性與判斷,而且是真的想玩的人才會繼續這樣的動作,否則要嘛是打電話問人如何解決,要不然就是開始抱怨這遊戲「不好玩(註)」而放棄。
有人認為主機要能中文化,對於不玩電玩的人才比較有吸引力,而相對地,一些強作若也能有中文化,當然對於劇情理解絕對有很大的助益。
以我從剛進小學就開始接觸掌上型電玩、阿羅士,直到現在的PS3、Wii等主機,從以前到現在接觸的遊戲大多為日文遊戲為主,當然英文遊戲也接觸不少。
由於過去平常以玩RPG、文字冒險遊戲為主,英文版如猴島小英雄、國王密使之類的冒險遊戲,至少還有人物具體動作畫面可以揣側,配合自己破爛程度的英文能力,尚可順利遊玩。日文遊戲方面,因為日系冒險遊戲幾乎是仰賴文字敘述為主,例如NDS平台上的逆轉裁判系列
當然這類遊戲可能未必會成為主流 (有時候是否成為主流,又會因是否能讓遊玩者獲得娛樂快感而定),也許大眾普遍比較能接受的是︰「不用理解複雜劇情」、「可以短時間獲得玩樂享受」。
請一位媽媽玩Metal Slug,然後要他跟你說他覺得很好玩,那除非他可能是位資深玩家。
再舉個例子,NDS其實有不少實用性的軟體,例如食譜教學、旅遊地圖資訊、語言學習或者是訓練記憶等,比方說川島隆太教授監修的腦鍛系列遊戲,部分內容解說真的需要懂得日文才有辦法明白原意,才不會發生要你用觸控筆畫長頸鹿,結果你畫成鱷魚的窘境。
反映在PS3與Xbox 360上,最起碼主機都有中文化,雖然不是每款遊戲都有中文化推出,但至少不少好玩的遊戲也都有推出中文化版本。就算你是本來就習慣日英文的玩家,同一款遊戲有中文有原文,想比大多數的人還是會選擇中文吧?
雖然翻譯是否得體也是個問題,但是至少可以減少那些非重度玩家們的隔閡感,進而參與更豐富的遊戲內容,你能說中文化不重要嗎?
註︰這裡的「不好玩」,並非指遊戲本身真的不好玩,而是對使用者本身來講「太複雜」、「無法獲得玩樂快感」的意味。
讀者回應 ( 0 嘶吼 )
訂閱張貼留言 (Atom)